从清华到新疆,他给电网“看病”
发布时间:2024-03-27
浏览次数:次
来源:清华大学
站在辽阔的戈壁滩
一座座“风车”矗立在蓝天白云下
地尼亚尔脑海中不由得浮起
“我们新疆好地方”的旋律
风与阳光是新疆大地的日常
也是这里丰富的资源
更是新疆作为电力大省的重要支撑
2021年
地尼亚尔从清华大学毕业
回到家乡新疆
进入国网新疆电力科学研究院
高电压设备研究所
成为一名“电力医生”
让我们一起走近
“报国清华人”系列报道
共同感受清华人在各行各业
服务国家和人民的拳拳报国志!
300公里
习以为常的长途跋涉
地尼亚尔(左一)在750千伏库车变电站
开展一次设备红外设备测温工作
第一次去变电站工作
设备“嗡嗡”运行声令地尼亚尔感到害怕
内心十分紧张,畏手畏脚
生怕距离太近
设备放电酿成事故
后来他知道设备通过支撑底座抬高了高度
在巡视通道上
检测人员与设备的距离大于安全距离
现在他能很自如地在站内完成工作任务
新疆地域辽阔
两个变电站之间相隔足有300公里
电网人要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
复杂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才能完成高强度的维护任务
对于这样的长距离跋涉
工作两年多的地尼亚尔早已习惯
他先后负责带电检测、
故障设备解体分析工作
从一个站开车到另一个站的300公里
他和同事每个月都要经历两三次
为了熟悉国内外各种不同型号的电力设备
他还要奔赴全国各地交流学习
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路上
地尼亚尔从没感到辛苦和疲惫
相反,他觉得这是一种荣誉和责任
“电力是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
我们的工作关系到
千家万户的生活和生产
非常荣幸能够成为这个行业的一分子”
在一次次现场工作的完成中
一次次大大小小难题的解决中
地尼亚尔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电网人
零下10摄氏度
冰天雪地的双重考验
地尼亚尔在雪地里开展工作
冬季的哈密市异常寒冷
最高气温降至零下10摄氏度
穿着不御寒的绝缘防护服开展带电检测
对于地尼亚尔来说
是专业能力和意志力的双重考验
“带电检测看似容易
其实里面大有学问
想要独当一面
不仅需要良好的业务水平
更要对自己有信心!”
克服了寒冷带来的身体考验
地尼亚尔又在师傅的鼓励下
克服自我怀疑的考验
认真开展每一项操作
记录每一项数据
在第二站工作即将收尾时
地尼亚尔高兴地大喊:“找到缺陷了!
C相电流互感器接线板
明显高于A、B相40℃左右”
就这样
从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入手
地尼亚尔渐渐熟悉各种检测技术
直到对变电站的
设备型号、种类了然于心
成功“出师”
他说,每撰写一次技术报告
他对电气理论的理解就更深一步
对自己的自信就更多一些
点亮万家灯火
守护万家康宁
地尼亚尔将梦想成功融入现实工作
每年877千米
加速奔跑的背后力量
地尼亚尔(右一)在和田检查隔离开关
地尼亚尔出生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
边境线上
县级城市——博乐市
这里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所在地
第五师的前身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一兵团六军十六师
这支部队曾参加过
南昌起义、二万五千里长征、
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和延安大生产运动
是名副其实的英雄之师
地尼亚尔从小深受兵团精神的熏陶
始终将建设新疆作为自己的使命
新疆电网
是中国覆盖面积最广、电压等级最高、
交直流混联的省级电网
作为最大的送端电网
肩负着关键时刻支援全国能源电力供应的重任
“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近些年来
新疆新能源发展跑出了“加速度”
以每年平均投运2座超高压变电站、
建设877千米输电线路的速度不断扩张
随着新能源发电厂比例越来越高
电力调度控制的复杂性越来越高
对电力工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选择了人民,人民终将选择你!
希望有更多学弟学妹来到新疆建功立业!”
地尼亚尔期望在脚下的这片热土上
和更多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
加速奔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