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之涵,2003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后赴剑桥大学攻读电力电子专业硕士、博士。入选中央、国务院侨办重点华侨华人创业团队、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深圳市孔雀计划等人才计划、入选“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荣获中国侨界贡献奖、中国电源学会青年奖、深圳市青年科技奖、南山区青年创新创业成长之星等奖励。青铜剑科技创始人、董事长。
2009年,深圳留学生创业园内的一间办公室里诞生了一家年轻的企业,这家名为“青铜剑”的初创公司,因成员来自于清华大学和剑桥大学而得名,同时,也寓意其“十年磨一剑”的企业精神。
“3000多年前的中国商代便有了青铜剑,这在当时属于技术含量很高的兵器。我们团队的志向,就是想要在21世纪打造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公司创始人汪之涵如是说。
青铜剑团队研发的碳化硅功率器件
他带领团队在功率半导体领域埋头研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在此领域“缺芯少核”的局面,实现了进口替代。
从科研工作者到创业者
17岁那年,汪之涵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之后又进入英国剑桥大学电力电子专业深造。2009年,在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汪之涵面临着多种选择:在国外高校从事科研工作,安心做研究;进入全球知名的企业工作,薪资优渥;发挥自己所学所长回国创业,但也要做好面对创业路上所有挑战的准备……
没有太多犹豫,汪之涵最终决定回国创业。这注定是一条不平坦的道路,需要走出舒适区,拿出百倍精神去迎接自己新的身份——创业者。但他相信,创业路上即使风雨兼程,之后也一定会看到阳光。
功率半导体芯片是电能高效控制和转换的核心技术,关系着国计民生。中国是功率半导体芯片的全球最大市场,需要大量依赖进口。汪之涵所学的技术当时在国内还较为薄弱,他迫切地想要回到祖国,依靠自己所学来改变这一领域的现状。
在深圳,汪之涵走上了科技创业的道路。
“创业是我的梦想,为了梦想去奋斗,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持。”汪之涵说,“创业之初,我们也经历过从科研工作者到创业者的转变。在学校里是进行前沿性研究,但若要真正做出产品,需要学习许多新内容,需要工业化经验。因此在创业前几年,团队花费了很多时间来补齐短板。”
人才优势是核心竞争力
今年年初,汪之涵团队传来好消息——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的碳化硅功率模块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步实现了6款汽车级碳化硅功率模块的开发,其中最大功率的模块装载了48颗碳化硅MOS芯片,性能得到极大提升。
汪之涵介绍,装载碳化硅功率模块的电机控制器,体积和重量上可以减少30%—50%,能源效率却能够提升5%—10%,这意味着在电池容量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更长的续航里程。“对于新能源汽车、高铁、船舶、家电等用电设备来说,这样的电机控制器更省电也更环保,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他说。
创业以来,汪之涵带领团队在电力电子元器件领域深耕,主持了10多个国家、省、市级科技项目。经过整个团队的努力,他们在3年多的时间里成功打破国外企业技术垄断,成为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大功率IGBT驱动模块研发和生产的企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在大功率半导体芯片领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
汪之涵深知,想要成为国内半导体行业的领军企业,团队必须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认真钻研,将研发创新做扎实。同时,需要有一支高质量的科研队伍。在汪之涵看来,引进人才、用好人才,始终是青铜剑锋芒闪耀、保持强劲势头的核心竞争力,这对于公司的未来发展而言意义重大。汪之涵说:“国家对半导体行业非常支持,国内整个行业热度不减,人才因此有了更多的选择,这在客观上对我们引才、留才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青铜剑的研发人员正在进行产品性能测试(本文由受访者供图)
2016年,汪之涵团队又成立了基本半导体团队,开始研发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芯片。他们先后解决多项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率先推出首款国产1200V碳化硅MOSFET、车规级全碳化硅功率模块等系列产品。如今,汪之涵团队研发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工业节能、轨道交通等诸多领域,有力推动了中国电力电子行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
目前,青铜剑已与中国中车、中国船舶集团、国家电网等众多企业达成合作,还在瑞典、日本设有研发中心。
大湾区提供创业广阔舞台
汪之涵团队创业于深圳,这座城市也见证着他们的成长。
与许多来到这里追逐梦想的留创团队一样,在回国创业之初,青铜剑便在资金和场地等方面得到了深圳相关部门的扶持。而现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为汪之涵团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汪之涵也在积极引进港澳高校的优秀毕业生加入自己创业团队,充分发挥距离近、语言通的优势,立足大湾区,挖掘公司研发成果产业化落地的更大潜力。
经过十余年发展,今天的青铜剑已成为国内电力电子行业的知名企业,其研发的芯片产品已获得国内外近百项发明专利授权,并在2020年入选中国专利优秀奖,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同时,实现了国内芯片进口替代。
“对于芯片这种‘卡脖子’技术,我们留学归国人员要对标国际一流水平,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汪之涵说。
本文转自 清华校友总会订阅号,作者孙亚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