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电力电子研究室(i-PEL)首席教授Petar Grbovic应清华大学李永东教授邀请来访清华电机系,并作题为《部分功率处理变换器:神话还是现实?》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李永东教授主持,30余名学生参会。

在上午10点至11点30分之间举办的学术报告会上,李永东教授致欢迎辞,对Petar Grbovic教授的初次到访表示诚挚欢迎。正式报告环节,P. Grbovic教授围绕“部分功率处理变换器:神话还是现实?”这一主题,对部分功率处理变换器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脉络、核心技术问题、潜在应用场景、未来趋势和挑战进行了系统性阐述,展示了其相对于经典全功率处理变换器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为现场听众提供了兼具前瞻性和实用性的研究视角。在讨论环节,李永东教授及在场师生提出了一些涉及部分功率变换器的特殊问题,P. Grbovic教授基于其丰富的工业和学术经验给出了专业解答,并分享了独到见解。
注:因斯布鲁克电力电子研究室(The Innsbruck Power Electronics Lab, i-PEL)隶属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机电学院,由奥地利英飞凌科技有限公司与因斯布鲁克大学联合创立,主要聚焦于先进功率半导体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

报告人简介

Petar Grbovic,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电力电子研究室(iPEL)首席教授,分别于1999年与2005年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获得学士与硕士学位,并于2010年获法国里尔中央理工大学博士学位。
1999年至2003年,担任贝尔格莱德 RDA 公司研发工程师;2003年至2005年,就职于新西兰PDL 电子有限公司;2005年至2010年,担任法国施耐德-东芝欧洲逆变器公司电力电子专家;2010年至2011年,就职于德国慕尼黑通用电气全球研发中心;2011年至2018年,就职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欧洲能源研发中心,担任电力电子与电能变换领域高级专家。2018年6月,他被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任命为因斯布鲁克电力电子实验室(iPEL)首席教授,主要聚焦于先进储能器件应用、大功率IGBT与SiC MOSFET有源门极驱动技术、功率变换器拓扑结构、先进功率半导体器件,以及功率变换器与半导体开关控制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