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清华新闻网
在教学和科研的漫漫长路上,梅生伟就像一位不懈的追光者,照亮身边的每个人。梅生伟时常说,作为一名清华教师,应该着眼未来,为国家做实实在在的事,去解决现实需要的技术和科学问题。做好了这一点,人生的价值就到了最大的实现。
2016年11月17日,梅生伟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院士专家论坛作学术报告
潜心科研,倾心育人
梅生伟在清华大学从事能源电力研究已有20多年。在工作中,他不忘初心,牢记一个共产党员为国奉献的使命,始终耕耘在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积极开拓新的教学与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学术研究中,梅生伟秉承清华“顶天立地”的科研精神,潜心钻研,勇于实践。在校内,无论周末还是夜间,都可以看到他在办公室和实验室忙碌的身影。在校外,他一年中超过180天都奋战在工程现场。他带领团队建立了电力系统非线性鲁棒控制理论和自组织临界理论,提出了电力系统暂态分析半张量积方法和基于博弈论的新能源电力系统调度控制方法,解决了电力系统非线性鲁棒控制器构造和连锁故障机理辨识两大科学问题;研发了发电机组非线性鲁棒励磁控制器、交直流电网连锁故障在线主动阻断系统和无燃烧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突破了发电机组抗干扰励磁控制、大电网连锁故障灾变防治和高效物理储能三大技术瓶颈,成果应用于我国数十个省级电力系统和多项国防工程。
由于以上成果具有显著的原始创新性和开拓性,梅生伟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级奖励。这些荣誉不仅是对梅生伟学术和科研水平的肯定,更是对他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的褒扬。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梅生伟很看重自己在教学中的表现,清华大学“教书育人奖”和研究生“良师益友”称号是他非常珍视的荣誉。“2003年我获得‘教书育人奖’,这对当时还是一名年轻教师的我来说,影响很大。传道授业的老师有很多,但要真正做到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为学生解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梅生伟深有感触地说。梅生伟相信“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也因此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他总是反复对学生强调:“你们来到清华读书,要面对两座山峰:一是学术和知识的山峰,要敢于攀登,不断提升;二是人生和道德的山峰,要踏实做人,实事求是。”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梅生伟也从学生身上得到了宝贵的无形财富。“面对清华这么多优秀的学生,我们做老师的怎能不精益求精、不断提升自己?水涨船高就是这个道理。”
正因如此,虽然科研任务非常繁重,梅生伟仍然非常珍惜在清华教书的时光。有一次,因为一项紧急事务,梅生伟早上4点多就起床,赶最早的一班6点的飞机前往青海。惦记着第二天在清华要上的课程,事务一结束梅生伟便匆匆踏上归程,结果遭遇飞机延误。为了按时上课,他必须先飞到天津滨海机场,次日一早再坐车从天津直接赶回清华。“我相信很多同事都对这样的匆忙感同身受,这背后是清华教师对学生的责任和对教学的热爱。”梅生伟说。
梅生伟开设并讲授的研究生学位基础课“现代控制理论与工程应用”实现了英文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提高英语水平。由于他的精心准备、认真讲授,该课程很快入选清华大学研究生精品课。他开设的“电网复杂性及大电网安全”和“工程博弈论”课程也都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钟情西部,追光青海
众多的奖励和荣誉并没有使梅生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反而促使他在教学和科研的道路上更加顽强拼搏、真诚奉献,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梅生伟时常说,作为一名清华教师、一名中共党员,应该着眼未来,为国家多做实实在在的事,去解决国家和社会需要解决的技术和科学问题。只有做好了这一点,人生的价值才能到最大的实现。基于这样的认识,除了清华校内的科研教学工作外,梅生伟还毅然承担了对口支援西部(青海大学和新疆大学)和国家能源局江苏金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工程两项工作。
梅生伟在青海大学光热系统现场工作
2014年,梅生伟在清华对口支援的精神感召下来到了青海大学。他以共产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帮扶西部高校、振兴西部科技为己任,一干就是五个春秋。
梅生伟出生在新疆,母校是拥有很强的电气工程研究基础的新疆大学,生于斯长于斯,对西部地区有着深厚的感情。到青海后,他在生活上、工作中都是以最短的时间进入状态。这里的环境他并不陌生,饮食起居都跟在新疆时很相似。
怀揣着“不把青海大学新能源领域建设到全国前列,就不回清华”的决心,梅生伟把青海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每月都要往返青海多次,最忙碌的时候甚至每个星期都要到青海大学(2018年11月22日,为不耽误上课,他甚至创造了一天之内由北京两赴西宁的记录),带着大家做研究,鼓励大家申报项目,指导大家写文章。为了不给学校添麻烦,他经常自己深夜打车到学校那个不足20平米的“标间”继续工作。对此,梅生伟总是说:“我是对口支援干部,是来为青海大学作贡献的,不是来享受的,生活上不提要求,不能给组织添麻烦。”
初接重担之时,梅生伟就清晰地意识到,对口支援工作不能只是一味的奉献,而是要立足青海的资源优势,立足青海大学的办学特色,将奉献精神与开拓精神结合起来,不断地提升自己,带动青海大学师生共同发展。
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梅生伟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承诺——青海大学在能源领域的诸多方面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飞跃。
他在青海大学组建了全国第一支覆盖了机械、计算机、热工等六个一级学科研究领域的科研团队——新能源光伏产业研究中心,为青海大学实现“自造血”奠定了坚实的人力基础。凭借着过硬的科研能力和以身作则的共产党员先锋带头作用,五年间梅生伟吸引了一大批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科研工作者,和他一同投身到西部建设中,在新能源各个领域中协同创新。
他在青海大学首创了一个崭新的学科——新能源学科。凭着对前沿科学敏锐的洞察力、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积累,梅生伟在青海大学创建了新能源学科。为了使这一学科具备工程实践的活力,梅生伟多方奔波,终于在青海大学搭建了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设备及功能最完整的太阳能研究实验基地,利用国内外最先进的太阳能技术,使其成为青海大学开展产学研的有效平台。
他还为青海大学带去了第一个国际合作项目——“回收退役飞机的碳纤维材料”项目,这也是世界上首个光热回收机翼碳纤维系统。在清华大学的支持下,经过与波音公司反复磋商,梅生伟将退役飞机的回收基地成功地建在青海,为偏远的西部高原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生的活力。
此外,梅生伟及其团队还为青海大学搭建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能源互联网,包括供校园享纳的50kW多功能光伏电站、100kW压缩空气储能发电系统、集太阳能发电与生态保持于一体的高原热气流发电系统、建筑与光伏发电技术相结合的110kW图书馆微电网系统等等。这一微能源网已为青海大学众多建筑群供电和储能。
2016年7月26日,梅生伟向青海省委王国生书记汇报工作
青海五年,梅生伟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感恩。不仅因为这里的阳光雨露、树木水土为新能源研究提供了最宝贵的条件,更因为青海省、青海大学对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的大力支持。“去青海后我特别感慨,很多以前没有条件做的事,在这里反而大有可为。我的工作始终围绕一条红线开展——我们还能继续为西部地区的发展做些什么?”在青海,梅生伟用奉献延续着自己的西部情结。
西部偏远地区除了自然、经济条件的限制外,民族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比较敏感。梅生伟深知,他在青海的一言一行代表了清华,也要体现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担当。“在这样的环境中,更要起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有党员的正气和正义感。在具体工作中,要实事求是;在教育学生时,要言传身教。”
谈起对口支援,梅生伟不提困难,只说感恩——感谢青海省、青海大学给予他工作上的帮助和支持,感谢清华大学以国家发展大局为重,多方为他对口支援工作“开绿灯”。三年对口支援任期已满,梅生伟至今仍然坚守在青海大学,继续为青海大学、为西部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因为他认为“组织和清华交给我的使命,应该是为西部地区的发展作出长远贡献,而不仅仅是一时的支援。”在清华,梅生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