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下午,IEEE PELS DAY学术报告会在电机系217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IEEE电力电子学会(PELS)北京分会主办,IEEE PELS清华大学学生分会承办,IEEE PELS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分会、IEEE PELS华北电力大学学生分会、IEEE PELS北方工业大学学生分会、IEEE PELS燕山大学学生分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清华大学会员中心协办。
报告会邀请到IEEE PELS副主席 Yunwei Li(李运帷)教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陆振纲教高、清华大学电机系王雄飞教授三位嘉宾作学术报告,IEEE PELS中国区会员委员会主席孙凯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的40多名师生参与活动,报告会由IEEE PELS清华大学学生分会副主席苏博文主持。

孙凯为报告会作开幕致辞,他介绍了PELS DAY来历以及PELS中国区的历史沿革和会员服务工作,并对本次IEEE PELS DAY活动的举办表示祝贺。

李运帷教授首先介绍了PELS products and publications(包括期刊、AI工具等);之后作了题为《More Resilient Electric Grids through AC/DC Microgrids》的主旨报告。
报告分享了交直流输配电场景下的电网架构以及面临的挑战;介绍了含储能系统的电动汽车充电站以及含光伏、储能系统的住宅AC/DC二次配电系统架构及优势;介绍了混合AC/DC微网在AI数据中心的应用;介绍了微电网中不同设备的电能管理方法;对比了AC/DC混合微网相对于传统交流电网的优点。

中国电科院电力电子所的专业总工程师陆振纲作了题为《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输配电电力电子关键技术》的讲座。
报告首先介绍了输配电电力电子技术;之后阐述了直流输电技术的背景、路线(LCC-SLCC-CLCC-HCC-VSC)、不同场景的技术路线选用原则、直流组网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介绍了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背景、总体技术谱系和最新技术进展。

王雄飞作了题为《Frequency-Domain Passivity-Based Analysis of Grid-Converter Interactions》的报告。
报告首先介绍了无源性的基本概念以及无源性在并网变流器中的应用;之后阐述了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无源程度的指标-无源指数,以及利用无源指数判断系统稳定性的准则,并进一步给出了并网变流器的设计目标—实现全频域的无源性。

之后,电机系博士生孙雅分享了IEEE PELS Graduate Studies Fellowship 奖学金申请经验。

在参会过程中,老师和同学们之间进行了热烈的学术交流,现场气氛活跃。



PELS DAY活动简介:IEEE电力电子学会(PELS)是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电力电子专业组织,拥有全球会员13000余人,成立于1987年6月20日,这一天也被定为PELS DAY,每年全世界的地方分会、学生分会均会举行研讨会、特邀讲座、工业参观、学生报告、竞赛等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