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在美国圣地亚哥举办的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电力与能源协会(PES)“电网边缘”技术(Grid Edge Technologies)博览会上,宣布了第二届博士论文竞赛(Ph.D. Dissertation Challenge)获奖名单。本次博士论文竞赛,全球共有4名获奖者,其中,清华大学电机系2024届博士毕业生文艺林和2021级博士生吕睿可分别获得最佳研究奖(Best Research Award)和最佳展示奖(Best Presentation Award)。文艺林是获奖者中唯一来自中国高校的博士毕业生,吕睿可是获奖者中唯一来自中国高校的在读博士生。
IEEE PES博士论文竞赛每两年举办一次,面向全世界高校发出邀请,要求参赛者以演讲的形式展示博士论文的研究成果。来自全球共20名参赛选手入围决赛,最终经过现场展示和评比,遴选出两名“最佳研究奖(Best Research Award)”和两名“最佳展示奖(Best Presentation Award)”得主,每人奖金5000美元。另外一名最佳展示奖的获奖者是来自康奈尔大学的陈聪博士,她于2019年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力和能源专业组织之一,IEEE电力与能源协会拥有超过40000名会员,分布在全球150余个国家和地区。协会下设17个技术委员会和4个协调委员会,致力于推动电力行业技术革新、制定行业标准并引领电力行业发展。此外,IEEE电力与能源协会旗下的多本期刊在电力系统、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领域具有极高的学术影响力。
文艺林,清华大学电机系2020级直博生,2024年12月从清华大学电机系毕业,博士期间师从电机系胡泽春副教授,博士论文的主题是“大规模分布式资源聚合的理论与方法”(Theory and Methods for the Aggregation of Large-scale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文艺林主要从事需求侧管理、主配协同调度、电动汽车、综合能源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在IEEE TPWRS、IEEE TSG等电力领域顶级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曾获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博士生)等荣誉。
文艺林
吕睿可,清华大学电机系2021级直博生,师从康重庆教授,博士论文主题为“虚拟电厂视角下的工业用户与电网互动”(Interaction between Industrial Users and Power Grid: A Virtual Power Plant Perspective)。吕睿可的博士论文研究以工业负荷用能机理建模为基础,系统性解决工业用户与电网互动过程中存在的模型参数缺失、计算复杂度高、市场互动策略简单等实际问题,在IEEE TSG、Applied Energy等电力能源领域顶级期刊论文多篇,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23),“一二·九”辅导员(2024)等荣誉。
吕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