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9日,由清华大学电机系、武汉大学、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共同承担的“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容量充裕性机制研究”课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36届主席舒印彪,山西省能源局、中国能源研究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单位共20位领导、专家莅临参会。研讨会由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田洪迅主持。会议开始,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董事长王政涛致辞,介绍了山西电力现货市场建设与正式运行情况。他指出,山西省电力现货市场已转入正式运行一周年,在新的政策环境和市场体系下,容量充裕性机制研究的基础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展机制的创新探索刻不容缓。
研讨会现场
会议中,清华大学课题组代表项目组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康重庆教授首先介绍课题的整体研究进展,郭鸿业副研究员针对课题目前在国内外主流容量机制建设情况调研、现行市场环境下容量电价机制适应性及价格核算、多类型电源可信容量核算、适应我国电力市场体系的容量市场机制设计、容量市场运行分析平台建设五大方面进展进行详细汇报,最后课题组就当前我国电力市场环境下的容量充裕性机制提出了政策建议。
专家研讨发言(刘映尚、史连军)
会议研讨环节,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原副总工程师刘映尚指出世界各地对容量充裕的认知并不完全一致,需考虑我国自身特点,首先明确容量充裕性机制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史连军教授指出要进一步开展容量电价补偿力度研究,给予提供容量的市场主体激励的同时,加强市场的竞争;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谢开总经理指出要厘清容量市场和能量市场的关系,二者紧密相关但需适当解耦进行研究;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董昱主任指出新型电力系统的成本不断攀升,但市场的边际价格反而不断下降,需设计合理的补偿机制进而有效激励发电主体。
专家研讨发言(夏清、孙昕)
清华大学电机系夏清教授指出发电资源可信容量的核算需考虑不确定性,以准确描述发电主体容量充裕度的实际贡献能力;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助理孙昕指出安全充裕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目标方针之一,充裕性机制的设计需考虑极端天气等极端场景的影响;国网抽水蓄能和新能源事业部刘永奇主任指出充裕性机制的建设要考虑系统的容量及调节能力间的关系,相关研究需要将储能及抽水蓄能均纳入考量。
专家研讨发言(孙正运、杨仁泽)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指出在新型电力系统转型的关键阶段,电源结构变化迅速,需精细化考虑不同边界条件下的机制演化;山西省能源局二级巡视员杨仁泽指出需充分考虑容量机制运行经济性,在此基础探索研究现货电价与容量补偿机制并行的容量成本回收机制,解决容量机制与现行市场体系的衔接问题。
舒印彪院士发言
最后,舒印彪院士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项目组研究既做出了创新性的理论探索,又结合山西实际场景回答了充裕性机制的适应性问题,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值得肯定。针对容量充裕性机制的未来研究,他希望项目组能够继续保持“政策机制+科学技术”双轮驱动的研究理念,密切衔接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容量充裕性机制,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力市场体系。
与会专家及项目组合影
“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容量充裕性机制研究”是由清华大学电机系、武汉大学新型电力系统及国际标准研究院、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共同承担的理论课题研究,旨在针对容量电价机制完善、多类型电源可信容量核算、容量市场机制设计等方向进行研究探索,形成市场规则、制度文件,融入山西电力市场规则体系,为全国容量充裕性机制建设贡献技术方案和典型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