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由清华大学电机系孙宏斌教授作为负责人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重点专项“促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的城市级电-气-热-储多能协同调控关键技术”(2022YFB2404000)项目启动会在吉林省长春市顺利召开。项目牵头单位为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承担单位包括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吉林发电有限公司以及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形成了由10家国内领域优势单位组成的产-学-研-用联合与多能融合的多学科交叉攻关团队。
项目启动会现场
会议由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守军主持,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伟致欢迎词。穆钢教授、董旭柱教授、伊洋高工、韦巍教授、贾宏杰教授、卫志农教授、裴玮研究员、修建高工、刘景延高工、苏寅生高工、吴丙智高级会计师等组成启动会责任专家组。国家工信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副处长刘嘉、专项三处专员张兆华、吉林省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处副处长高占波、松原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刘铁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部副主任黄瀚以及国网科技部、松原市政府、项目承担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等共计90余人参加了会议。
项目组代表与专家、领导合影
会上,王志伟代表项目牵头单位表示,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将在孙宏斌教授的指导和带领下,履行项目牵头单位主体责任,与其他参与单位通力协作,扎实推进项目研究,高标准完成既定目标。刘嘉代表工信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强调,项目在“十四五”部署的“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重点专项中具有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将首次以“城市”为尺度提升系统灵活调节能力,面临尺度大、指标多的严峻挑战,对于保障新型电力系统能源供应与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变革性意义。刘铁铎代表示范工程落地点松原市委市政府表示,将组建能源专班,大力支持项目实施。黄瀚代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部指出,希望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为全国网系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单位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重大项目先进经验。
项目负责人孙宏斌教授从电力送端城市电网的物理模型出发,聚焦“通过城市级电-气-热-储多能系统的协同性,提升系统灵活性和韧性”的项目总目标,围绕“两个机理(安全机理、灵活性刻画机理)、两条主线(保安全、促消纳)、一个示范”的项目总体实施技术路线,对项目实施方案就科学问题与关键难点、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任务分工及接口关系、进度安排与里程碑计划、组织管理与协同机制等内容作了详细汇报。课题一负责人华中科技大学方家琨教授、课题二负责人浙江大学李祖毅教授、课题三负责人清华大学郭庆来教授、课题四负责人国电南瑞稳定分公司副总经理李威、课题五负责人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孙勇对课题及示范工程实施方案作了详细汇报。
项目负责人和课题负责人发言
与会专家高度赞扬了项目团队组成和示范地点选择,充分肯定了项目总目标和项目总体实施技术路线对于建设典型新能源送出型城市电网的普适性和低成本可实现性,并就其对于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高科技价值和变革性意义予以高度认可。同时,与会专家对项目和课题实施方案分别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指出要进一步明确里程碑计划和系统边界条件,使项目成果具有高可拓展性,并希望能够加强标准工作,将指标提升到团标、行标,建立城市级多能系统标准算例库,探索城市级多主体协调机制,为行业提供准则。工信部刘嘉副处长总结讲话,指出要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深入松原实际,并希望能够尽早论证示范工程方案和指标考核方案。
会议最后由项目负责人孙宏斌教授表态,孙宏斌教授表示通过启动会感受到了工信部以及各位专家、领导对于项目的大力支持与关心,未来将全力做好项目的研究攻关和组织实施工作,争取做出变革性成果。
项目简介:
在双碳目标与能源双控背景下,电力送端城市电网调节能力匮乏,新能源消纳和送出压力大,亟需跳出电力系统边界,挖掘利用城市多能系统蕴含的巨大灵活性,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与新能源利用率,保障新型电力系统能源供应与安全稳定运行。已有电力系统安全与调控研究重点关注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多能系统研究主要面向园区、城镇等中小规模系统,而针对城市级电-气-热-储多能系统,保障供能安全和提升调节能力的相关研究尚显不足,亟需开展关键共性问题的突破和研究。项目将围绕“通过城市级电-气-热-储多能系统的协同性,提升系统灵活性和韧性”的总目标,揭示城市级电-气-热-储耦合安全机理,提升城市整体供能安全,并挖掘多主体协同优化潜力,提升系统灵活调节能力,最终开展城市级电-气-热-储协同调控示范,保障供能安全,实现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与新能源利用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