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到教育教学新常态即将到来,探索其主要特点,并及时开展相应的准备工作,具有特殊的时代意涵、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一 我们即将迎来教育教学新常态
由于采取了有效的防控措施,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反观国际疫情,却在3月以来迅速蔓延,截至5月3日,全球(除中国外)已累计确诊336万人,而且每日新增确诊病例依然居高不下。从全球视角来看,新冠肺炎患者数量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高位,疫情防控可能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4月8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疫情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运行方式,教育教学势必进入新常态。在笔者最近参与组织的多场在线教育教学国际研讨会上,来自美国、欧洲、亚洲的多位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均不约而同地说出了“new normal”(新常态)的声音。
另一方面,2月份以来,许多教师经历了从怀疑抵触、到勇敢尝试,经历挫折失败,最终顺利开展在线教学的心路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诸多在线教学相对于传统授课的优点,比如课件清晰、声音清楚、匿名互动中学生更为积极、互动结果的实时展示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课后可反复回看……这些优势让很多师生从内心发出了“今后再也回不去了”的感慨。当然,我们最终是要回到校园内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实体课堂教学也势必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但是当前在线教学中涌现出来的一些教学新方法和新场景,都将对未来校园内的教育教学产生深刻影响。
由于疫情形势还在不断地变化,我们很难准确预言教育教学新常态到底是什么,有可能当前所做的种种预判在未来看来只是以管窥豹。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守株待兔”,要及时总结当前经验,做出预判,进行相应的准备,面对新变化时,再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常态中始终游刃有余。
二 教育教学新常态的几个特点
(1)混合式教育教学成为大势所趋
以往各个学校组织的在线和混合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能培训,往往只能吸引对教学创新感兴趣的少数教师和要求新入职教师参加,这样的教学培训和研讨只能“撬动冰山的一角”。也就是说,大部分教师并不了解或认同移动互联网对教育教学可能带来的变化。
当前这场全面在线教学行动,对许多师生而言,相当于一次混合式教学的“启蒙运动”。
一方面,它迫使大量原先并没有接触过、对在线教学持观望甚至是抵触情绪的教师“被动”地亲身参与其中。而当中的不少人惊喜地发现,组织学生开展线上教学并不太费力,而且还能够了解大量原先在课堂教学中掌握不到的学习成效数据,这样就可以随时进行教学上的调整。这场全民抗疫在线教学撬动了整个冰山,不少混合式教学的“小白”,经过2个月的“修炼”,成长为在线教学的“达人”。另一方面,经历了几乎整个学期在线学习的学生也会对这种新的学习模式产生认同,进而“倒逼”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
将来学生们回到校园上课后,完全放弃在线学习的课程将成为少数。绝大多数课程会在某个方面引入在线学习的成分,使得混合式教育教学成为大势所趋。
(2)混合式教学新场景不断涌现
疫情前的混合式教学主要指教师让学生在上课之前通过手机或电脑学习在线资源,上课的时候进行线下讲授和讨论。由于此次疫情的特点,为了同时开展常态化防疫和正常教学活动,即使学生全部回到校园后,依然可能存在部分学生在教室听讲,部分在图书馆或宿舍参与直播,实时进行在线学习的情况。也就是说,混合式教学由标准的全体学生课前线上和课堂线下混合,拓展成为部分学生线上和部分学生线下的混合。此外,不少课程和科研实验也可能会以更为分散、更多在线比例的方式来完成,学生在实验室里可能更多的是在避免人群聚集的前提下进行成果提交和问题讨论等。
在标准课堂教学中,师生能够实时产生教与学之间的互动,但受限于教室容量等因素,一位教师能够同时给上百名学生上课已属非常难得。而与传统课堂相比,慕课模式的最大好处是学生可以自定制学习进度,因此吸引了大量社会学习者参与,但由于其异步学习的本质,存在交互偏弱、对学习者约束力不强等不足,学习完成率一直很低。不过,伴随着工具进步和教学法改进,在当前的抗疫在线教学中,出现了不少教师通过在线方式面对几百人甚至几千人实现“教与学”和“学与学”间高质量实时交互的生动案例。实体的教室已经不再成为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约束。随着在线教学的发展,“课堂”一词有了全新的含义。后疫情时期,会越来越多地出现“超级教师”,他们在工具和助教的帮助下,可以用在线的方式,实时、同步地对成千上万的学习者开展高质量教学。如果再辅以课后适度的线下学习,这种模式可能达到甚至超过原先课堂教学的学习效果。
(3)混合式教育新模式初见端倪
在抗疫时期,清华大学为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新疆大学和太原理工大学等高校学生提供了“克隆班”,为清华学生提供了“未央班”。在清华教师面对校内教学班开展在线教学的同时,“克隆班”和“未央班”的学生能够同步学习,并进行反馈。在后疫情时期,基于上述实践,可能对双学士学位、辅修学位的培养方式,乃至构建更大范围内的终身学习体系提供全新的解决思路。
以往对于某课程来说,要确保第一学士学位、双学士学位和辅修学位的学生达到相同的学习成效,教师就需要开设多个教学班。如果能够充分利用高质量在线直播的优势,同时加强课后线下辅导和讨论的教学支持,就能够在不明显增加教师教学工作量的前提下,满足更多校内学习者的需求。
此外,制约招生人数的硬约束往往在于校园内宿舍、实验室、教室和图书馆的容量。如果能够探索出新型混合式人才培养的模式,让通过入学水平测试的学生一段时间内在家中进行在线学习,另外一段时间到校园进入实验室和课题组与教师、同学紧密接触。这样既确保了学习质量,又缓解了校园压力,还能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浸润和感悟校园文化氛围。
三 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1)网络基础设施
前述若干新教育教学场景,对校园网络基础设施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在校园内实现网络覆盖,还需要在教室、图书馆和宿舍等关键场所提供高带宽网络服务;不仅要确保正常上课时间的网络稳定性,由于混合式教学涉及课内课外,全天的网络均需保持畅通;不仅要确保无线局域网,对校园内5G移动数据网的布局也需要尽早开展。
(2)资源和工具开发
在抗疫教学期间,慕课和虚拟仿真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后疫情时期,要及时关注同步学习与异步学习相结合的新形态慕课的建设;进一步开发完善雨课堂等实时交互式教学工具性能;加速雷实验等具有实时数据反馈功能的移动实验室和虚拟仿真项目的建设;积极探索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在各类课程中的应用场景。
(3)经验总结与教师培训
为顺利实现广大教师从标准课堂教学向新常态下混合式教学的过渡,与之配套的教师培训工作需要及早布局和开展:在线教学中形成的新教法要及时总结,遇到的新问题要尽早找到解决方案,对未来校园混合式教学的研讨工作坊要随之开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要想有效应对大考,化危为机,需要及时认识到教育教学新常态的特点,早下先手棋。适应快速变化时代的关键,在于既保持不变的初心,又具备快速调整的行动力。
作者简介
于歆杰,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党委书记。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磁发射技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校在线教学国际平台与课程建设专家顾问组副组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科基础课程教指委秘书长、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教指委委员,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在线教学指导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首门慕课、标杆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电路原理”负责人。
转载声明|转自“清华大学藤影荷声”微信公众号